7月22日,郑州一家装备企业负责人打开手机上的“政策直达平台”,看到省级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20万元已直接到账,没有办理任何申领手续。这种贴心的办事体验,正成为河南数千万企业和城乡居民的日常。
近年来,河南以服务高质量发展、高效能治理为牵引,强化“改革引领+数字赋能”双轮驱动,将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作为主抓手,努力建设高水平数字政府、高效能政务服务体系,激发公共数据要素活力,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迭代“升维”,一批事关改革发展、群众利益的关键要事取得重大进展。
改革破壁:从“一事多跑”到“高效办成”
线下办事“只进一门”、线上办事“一网通办”、企业和群众诉求“一线应答”,新生入学一件事、企业开办一件事……去年至今,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成为河南各级政务部门最高频的一个词。
省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牵头,从企业和群众“一件事”视角出发,集成跨部门事项、聚合表单材料,以系统联通、数据共享为支撑再造办事流程、破解卡点堵点,不断优化办事体验感,让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、满意度大幅提升。
一年多来,河南探索形成“144244”的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标准工作法,形成线上线下1个申报入口、4项基础梳理、4项业务聚合、2项对接联通、4项上线标准、4项配套措施的“144244”河南特色工作机制,“一件事”改革成效斐然。
目前,全省已有28项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上线试用,周办件超10万余件。截至2025年7月22日18时,共办理4.28亿件(次)(其中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应用4.16亿次,其他27项“一件事”累计办理1190多万件),平均减跑动83%、减环节82%、减时间85%、减材料76%,50%以上表单信息免填写,“新生儿出生一件事”“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”等5项改革做法入选全国优秀典型案例汇编,获国务院办公厅点赞推广。
改革无止境。河南在高标准完成国家部署任务基础上,围绕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、发展新质生产力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、服务“一老一小”等,结合各地实践,创新推出企业开办、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、企业用工、二手房转移登记等6项河南特色“一件事”。同时鼓励市县结合本地发展需求,先行先试推出充电桩报装、开办食品小经营店等“一件事”,持续拓宽“一件事”服务范围。
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新时代的特征。线下,揭牌运行了河南省政务服务中心,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5.4万个政务服务中心(站),县级以上部门进驻率达96.1%,事项进驻率达94.7%,综合窗口设置率89.2%,“只进一门”基本实现,群众办事实现了由“多门、多窗、多次”向“一门、一窗、一次”转变。
线上,“豫事办”移动端化身超级服务入口,办理事项从2019年的206项激增至目前的7154项,全部端口日均办件73.2万次,社保、公积金等高频服务尽在“掌”握,由“可办”向“好办、易办”转变。省市12345热线整合26条热线成为政务服务“总客服”,2025年以来受理诉求521.2万条,满意率96.5%,形成“统一受理、按责转办、限时办结、回访评价”闭环管理机制,以不“打烊”的政务服务架起政民“连心桥”,成为群众的“贴心人”。
数智赋能:从“沉睡要素”到“治理引擎”
数据是新时代的“石油”“要素”,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技术是新型生产工具,两者结合将驱动政务服务蝶变、助力高效能治理。河南作为人口大省、经济大省、农业大省,有着突出的数据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,依托数字技术将沉睡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和治理工具,实现从“人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人”的范式跃迁,精准滴灌经济每个末梢,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、推动全省数字化转型发展。
打通数据共享“大动脉”:构建了“1+19”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体系,全省归集公共数据1800多亿条,厘清数据资源“一本账”。通过标准化治理,建成人口、法人、电子证照、空间地理四大高质量基础库(10.2亿余条数据),为跨层级、跨部门、跨区域应用提供坚实支撑,有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。
释放要素价值“新场景”:数据活力喷涌而出,2025年以来新制发163类536.7万张电子证照,支撑200余项高频事项“免证可办”。惠民惠农补贴“一卡通”依托数据共享,精准发放538亿元惠及1.9亿人次。数据更能深度赋能治理,通过12345热线与平台融通,实现“数据吹哨”,推动治理重心下移,支撑“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”的基层协同新格局。
精准滴灌企业“茁壮长”:聚焦经济主战场,今年集成搭建了“省政策直达和诉求响应平台”,成为服务企业的主抓手。注册民营企业118万家,上线三个月即兑现补贴25.7亿元惠及4.2万家企业,响应企业诉求3591件,诉求解决率91.8%,推动“企业事项一窗收办、省市政策一网整合、诉求响应一站解决”。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,举办“亲清政商”活动,打造以信用数据为基础的“四最”营商环境(办事多元、流程最优、材料最简、成本最低),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强基筑盾:从“分散孤岛”到“统一基座”
数字政府是一盘棋,河南坚持大平台共建、大系统共享、大数据共治,全省“一朵云一张网一道墙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标志性突破,以共性基础能力重构为支撑推动数字政府提质增效。
云网安“铁三角”显威力。“一朵云”综合管理平台纳管省市59个政务云,863个单位的3005个系统“应上尽上”,实现政务云省域全量整合。“一张网”(电子政务外网)覆盖省市县乡并向村(社区)延伸,接入单位超4万个。“一道墙”安全体系初显威力,通过实战攻防演练发现并及时整改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,不断提升从被动保护到主动防控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能力。
共性能力“强引擎”。我省打造了“1+3+N”共性支撑平台体系,核心的省大数据平台作为“数据中枢”,畅通国、省、市三级数据共享通道,推动政务数据直达基层,大大提升基层单位获取上级数据的便捷性。重构升级“一网通办”(服务总入口)、“一网通管”(监管总门户)、“一网协同”(办公总枢纽)三大公共应用系统。投用“河南链”(一链可信),建设“豫事码”(一码通用)等平台,为多领域增效运行提供强大支撑。
统建复用“降本增效”。坚持“统筹规划、集约整合、共建共享、业务协同、安全可靠”原则,推动全省数字政府一体化统筹建设,充分复用共性能力,避免重复建设。智慧市场监管、医保社保对接改造、全省一体化协同办公等应用,显著提升了市场监管智能化、公共服务便捷化和机关运行效率。
河南的实践,核心在于以用户需求(“一件事”)为原点,以数据要素流通为经脉,以夯实云网安基座为筋骨,构建起一个高效协同、泛在可及的现代政务服务体系,生动诠释了双轮驱动的数治效果,重塑着中国人口大省的政务服务和治理基因。
“河南答卷”的价值,不仅在高效的办事效率和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,更在于它验证了一条政务服务高质量路径:人口与经济大省完全可以通过系统性、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,实现政务服务与治理能力的跨越式提升,从而为优化营商环境,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