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南乐县坚持从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的政治高度,扎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。2019年,南乐县发文总量比上年度减少59%,召开会议减少46%,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61%。广大基层干部摆脱“文山会海”,集中精力打好三大攻坚战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靶向“严”管控,用硬制度促进真减负
严格落实精文减会、减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求,细化措施,严格管控,确保落实。一是领会精神实质,学深学透政策。县委常委(扩大)会议专题学习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精神,县委常委会会议4次专题研究基层减负工作,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发挥表率作用,对基层减负提出明确要求,带头开短会讲短话,带头深入一线现场办公、解决问题。根据乡镇、部门的工作实际,分系统召开推进会、现场会。依托一本宣传册学政策,制定印发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参阅》,宣传中央、省、市、县关于基层减负的精神、统计口径等,让基层干部熟悉上级减负政策,了解南乐县工作措施及取得成效,正确理解“减负”与“增能”的关系。二是落实上级要求,完善机制制度。严格落实省委、市委制定的文件“十不发”、会议“八不开”、督查考核“十不得”等要求,制定《向县委报告上级有关会议活动文件精神工作机制》《南乐县基层减负十一条》《南乐县基层减负“四个一”工作机制》《南乐县基层减负“新四条”》等工作机制和工作要求,实行文件会议、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报备制度,不增设“一票否决”事项,不乱签“责任状”。结合南乐县实际进一步制定制度措施,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健全、完善、固化,形成一套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管好长远发展。三是紧盯痛点难点,确保减负实效。针对微信群过多导致的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问题,制定《关于清理规范公务微信群的通知》,要求乡镇和县直单位党政正职原则上只加入县委建立的党委工作、农业农村、工业项目建设、城建项目建设、生态环境治理等5个专项工作微信群;乡镇原则上不超过3个微信工作群,县直单位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微信群。针对企业调研参观较多问题,明确提出为企业减负,到企业调研参观,不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陪同,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,确保为基层减负在乡镇、单位、企业以及行政村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二、聚焦“能”字诀,用硬任务确保不减压
紧盯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,全面检视、靶向治疗,确保“减负不减压、减负必增能”,让党员、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,把减负效果体现在发展成效上。一是放权赋“能”。倡树“五比五不比”工作导向,坚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,办好民生实事。持续推进人员编制“减县补乡”,推进执法服务职能和力量下沉,2020年从11个县直单位选派83名优秀年轻事业单位人员,充实乡镇脱贫攻坚、环境保护、综合执法等一线岗位工作。成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,打造乡镇综合执法工作平台,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,实现执法主体、执法权责、执法力量“三统一”,执法程序基本实现“一趟清”,乡镇执法效能明显提升。探索实施县、乡、村三级代理代办工作机制,以县综合政务大厅为基础,在各乡镇设立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,在每个行政村设立村级便民代办点,形成“上下贯通、三级联动、全面覆盖”的代理代办工作网络。通过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,推动更多社会资源、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,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。二是督查提“能”。成立县督查服务中心,建立部门协调联动,一个“漏斗”向下的督查工作新机制,避免多部门重复督导,有效解决“五龙治水”局面。对重点督查事项常态化了解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的方式(不发通知、不打招呼、不听汇报、不用陪同和接待、直奔基层、直插现场),一次督查覆盖多项工作内容,既可看到更真实的情况,又减轻各级各部门迎检负担。善用督查推动问题解决,从一味挑毛病、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。对工作推进中发现问题,细化到具体办理部门和责任人,对重大疑难问题及时提请县委、县政府专题研究,出台解决措施。三是改革激“能”。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效能,大力推进“一网通办”下的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并将改革向乡、村延伸,拓展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覆盖面,按照“五减一优”的改革举措,对全县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、优化,压缩审批时限80%,精简审批材料75%,确定“零跑动”事项300余项,“跑一次”事项600项以上。在此基础上,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,整合网格设置,创新体制机制,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,建立县域“无缝隙、全覆盖”的网格化管理“多网合一”工作机制,由网格化管理“多网合一”信息平台收集上报数据,全程电子化的工作方式与以往电话通知、纸质统计表格上报相比,由“数据跑”代替“人工跑”,提升工作效能,成为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有效抓手。
三、把准“错”尺度,用硬措施激励干事业
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个区分开来”的重要要求,制定《南乐县党政领导干部容错纠错办法(试行)》《在监督执纪中对党政领导干部容错纠错清单和不予容错清单》,明确容错纠错和不予容错情形,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、担当作为中的失误错误,规范和加强监督执纪工作,及时纠正滥用问责、不当问责和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,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,为干部干事创业保驾护航。制定《南乐县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若干规定(试行)》,激励基层干部一线干部担当作为,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、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斗争的实绩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,加强对基层一线和困难地区干部的关心关爱。在政策、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,激励其更好地履职奉献。注重在一线磨练、识别、选用干部,优先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成绩突出的干部。2019年,提拔重用驻村书记13名,提拔重用扶贫攻坚一线干部7名,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,树立了良好选人用人导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