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以来,市林业局超前谋划,强力推进,积极向国家、省林业部门汇报争取,并组织人员到广西、河北、天津等第一批国家储备林试点地区考察学习,准确把握有关政策。3月10日,全省首个国家储备林项目在濮阳县正式落地,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积2100多亩,植树23万多株,其它县(区)的国储林项目正在加紧推进。省内十几个地市按照省林业厅要求,纷纷来我市学习考察,我市国储林基地项目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。
一、深度谋划,争取项目试点落地
市林业局以“无中生有”精神,深度谋划,大胆包装,在短时间内整理谋划出一批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,并编制完成《濮阳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方案》。根据建设方案,我市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35万亩,其中新造林20万亩,现有林改培和抚育15万亩。项目建设期为6年,运营期为24年。项目规划总投资99亿元,其中营造林67亿元(含林权流转费25亿元)、配套设施11亿元,利息及其他费用21亿元。根据省林业厅与省国开行要求,结合我市实际,确定了“市级统贷统还、债务分级负担、资产分级拥有、配套分级安排”的运营模式。2016年11月下旬,省林业厅、省国开行联合考察组来我市进行实地考察,认为基本具备实施条件,确定我市为河南省国储林基地建设试点市。
二、领导重视,部门协作实施
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申报审批政策性强,程序复杂,不仅需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,更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,齐心协力,才能顺利推进。在项目运作期间,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汇报,召开各种形式的项目协调会、推进会,赴北京、郑州协调争取,市发改、财政、国土、环保、经济发展投资公司等单位立足本职,热情服务,对项目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,确保了项目顺利落地、如期实施。
三、严格管理,规范项目流程
在国储林项目实施过程中,市、县(区)林业部门坚持“严”字当头,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,所确立的方案,均经过严格筛选,优中选优;严格工程招标,各项工程严格按照法定招标程序实施,确保施工单位具备较高资质;严格财务监督管理,设立项目财务监督管理小组,严格按照项目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,规范操作,精心管理;严格施工质量管理,对苗木、挖坑、栽植、浇水、后期管护等各个环节制定详细技术标准,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,不达标的苗木坚决不栽,栽植不合格的一律返工,确保苗木留得住、长得好,纵横成行、整齐划一,争取将每一个国储林项目都建成示范工程、廉洁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