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濮阳市人民政府领导下,在中原油田、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,2014中国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大会暨首届中国(濮阳)石油装备展销于9月4-5日在华龙区举行。本次展会展览面积面积约11000平方米,设置标准展位72个,共展出整机设备240余台(辆),产品及部件5200余件,共有国家、省、市级领导、嘉宾及国内13个省市和外资企业代表290余人参加了展会,总参观人数突破5000人(次),签订战略框架协议9个,企业订单合同16个,贸易合同额达4.76亿(其中境外贸易额7371万美元)。国家工信部,省工信厅、商务厅等各级领导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。胜利油田工程院院士顾心怿说:“有幸受邀参加此次展销会,使我对濮阳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制造加工生产能力有了新的认识,对濮阳市各级政府的服务态度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有了深刻体会,相信今后的展销会会办得更好”。
(一)思想高度重视。区委区政府把本次展销会作为大事要事来抓,设立了筹备工作指导组,区委书记任组长,区人大主任、区政协任副组长;成立了筹备委员会,由区长主任,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,其它常委任副主任,有关县级干部为成员,制定了细致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工作措施,逐项狠抓落实,为展销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提供了保证。
(二)细化工作方案。为确保展会的万无一失,华龙区成立了综合组、布展组、宣传组、安保组,组长分别由区委常委担任,分别明确责任、细化分工,并且多次召开专题会、协调会进行再细化、再完善。在对所有外地的参会嘉宾、企业代表的接待方面,做到每个与会嘉宾或客商都要有专人对接、服务,每个人都要逐个打电话落实行程,提前安排好住宿,并在新郑机场、鹤壁高铁等地设立接站点,使客商感受到了家的温馨。每天早晚都会短信问候,告知天气变化、行程和安排。一些客商临时改变行程,展销会工作人员将立即派人派车前去接站,提供全天24小时接送站服务,真诚热情的接待和周到入微的服务感动了许多客商。
(三)高效打造平台。为建设高标准的展会平台,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,到山东东营、江苏建湖进行了考察学习。自7月中旬开始建设展厅,仅用了60多天时间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,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李刚给的评价是:“再一次创造了华龙速度”。建设期间,区主要领导每天到施工现场进行督导,选派一名县级干部常驻工地具体抓,财政、城建、规划、消防等部门现场办公,召开早餐会60多次,现场解决困难、决定事项160个。认真筛选施工队,施工单位又分9个施工队、400多人昼夜交叉施工,11000平方米的展厅如期投入使用。
(四)精心邀商布展。一是积极组织产品参展。最初,参展企业对我区举办展会信心不大,企业激情不高,申要的展位多在10-20平方米。参展企业来到华龙区后,被建设场面、热情服务、政府诚信所感动,展商思想急速转变,热情高涨,纷纷把展位定位在100平方左右,最终出现了一位难求情况。二是精心组织布展。本次展销会,共有来自省内外的72家企业参加了展览,其中4家慕名而来,临时增加的展位。共展出整机设备240余台(辆),产品及部件5200余件。在实施布展方面,坚持既要考虑突出企业个体形象,又要确保展会整体效果的原则,着重从规划展厅、设计展位、布展方式、落实责任等方面下功夫,着力营造布展效果和气氛,展示企业各类产品及技术,突出反映华龙区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。三是抓紧做好布展工作。区委区政府明确专人及时指导、监督展馆装修,协调各企业和展馆及设计公司关系,解决布展工作现场出现的问题,加班加点,昼夜奋战,做到了争时间、抢速度、保效果,从8月25日开始,仅用7天时间完成了所有布展任务。
(五)扩大宣传推介。大会期间,综合组又专门成立了宣传组,加大新闻宣传报道力度。共邀请到国家级媒体2家,省级媒体4家。大会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,成功宣传了华龙区,推介了濮阳。在国家级媒体发稿13篇,省级媒体发稿18篇,市级媒体发稿42条,网络媒体发稿53篇。如新华社报道的《减煤加气 石油装备业大有可为》、中国石化报刊发的《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大会在濮阳举行》等,大大提高了地区和产业的知名度。
(六)上下协同配合。为确保展会各项工作的高效、周密运转,各级各部门高度配合,精心协作,在联络参会院士、专家、参展参会企业,邀商、布展,宣传片、宣传册制作及文字材料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。工作人员不分8小时内外,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,较好地完成展会前的一切准备工作。展会期间全区共抽调参与展会服务工作的人员达650余人,接送嘉宾代表580余人次,服务参加展会的各级领导、嘉宾及企业代表290余人,服务前来参加展会、参观展览的企业人员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市直和华龙区机关干部职工等各界人士5000余人次。可以说在参会人员规模层次、展览交易平台建设进度和布展效果三个方面创造了三个“华龙之最”。
(华龙区委区政府督查局)